浅谈学生辅导之生涯规划

2014-11-18 18:00:53507

 
两年前某个炙热的下午,撑着伞的我正要踏入校门口时,遇到一位牵着脚踏车的妇人,她叫住我,表明自己有个念小学的孩子,希望将来这孩子能为人师表当一名教师,老师是个稳定且受人尊敬的好工作,但听说近年教师甄选竞争相当激烈,为了想了解教师工作未来发展趋势,因此在师范体系校门口等待学生,盼能获取相关信息。
 
见斗大汗珠从她发际顺着脸颊流下,首先出来的感觉是不舍,接着脑袋瓜开始有些疑问跑出来:「这么热的天气,不知道她在这边站多久了?」、「天吶!孩子才念小学,现在就已经准备大学要念什么了?」、「为人师表是她个人的期待吗?」及「她曾经有跟孩子讨论过这个问题吗?」。
 
另个情境是在一场心理健康初级预防的活动,一位面容愁苦的大一男学生,散发给我一股强大的无力感,他有气无力地对我说:「我对我现在念的科系一点都不喜欢,从小到大我都很会念书,别人看我好像都顺顺的,都念很不错的学校,但是我最近发现我居然不知道我到底喜欢什么、以后要做什么?这感觉真的很可怕!」。
 
 
从以上两例,我们可连结至职业生涯辅导之相关概念。第一个例子不难见深受儒家思潮影响的中国,部分父母将孩子视为其财产,对「好工作」持有自己的信念,期望孩子顺其价值观走,旨在希望孩子能有好日子过。个体生涯抉择过程与「他人」的关联浓厚,父母在个体生涯抉择过程中,「由父母决定、听从父母建议」的情况是常见的。
 
而第二个例子明显可见Erikson(1982)主张青年期发展任务和危机-自我认同与角色混淆之论点,此时期的个体常有「我是谁?」与「我要往何处去?」的困惑。这样的困惑会引发个体产生某种程度焦虑,然而,该例也可见这名学生自我认识之不足。
 
研究发现高中生进行大学多元入学方案之生涯决策历程,所遭遇的困难依序是:自我认识不足、对大学专业不够了解、不知如何选择参加方案或校系专业、面对落榜或尚无录取学校之压力、自我想法与家人或社会期许有落差,以及没有充份的了解与决定。
 
而高中生涯辅导对未来大学生生涯决定具有影响性,接受生涯课程越多者,其生涯决定程度有越高之趋势。因此,针对高中生之生涯辅导,以下提供一些建议供学校和家长参考。
 
 
一、学校方面,依心理学研究结果,给予高中生生涯辅导之建议有: 
 
(一)生涯辅导的介入时间,宜在大学基本学力测验之前,并安排在高一下学期较佳。 
 
(二)可考虑增加辅导教师人力或其他配套措施,以提供学生生涯咨询服务。 
 
(三)高中生关切的议题主要为升学信息、心理测验以及自我了解,可做为生涯辅导课程之内容。
 
(四)以动态游戏体验活动之课程形式来提供生涯辅导,较易唤起高中生学习动机。 
 
 
二、家长方面 
 
(一)每日生活都会面临各式各样的抉择,如:今天要穿什么衣服、什么颜色的袜子或吃什么餐点,在孩子还小时就给其自我抉择之机会,让其获得控制感和有机会探索喜爱的人、事与物。 
 
(二)父母可以开放、温合的态度与孩子分享其价值观,留意也要给孩子表达想法的空间,并尊重其想法,营造双向沟通管道。 
 
(三)父母可思索自己对于「好工作」、「好学校」和「好学生」的定义为何,这些定义从哪里来(来自主流社会价值观、承接上一辈信念或是过去生活经验)?并试着了解孩子的想法与自己的相异之处。 
 
(四)注意孩子适应生涯过程的情绪状态,可当个听其诉苦、发牢骚的支持者,适时给孩子加油打气。 
 
(五)若与孩子因生涯议题有严重冲突,或不知如何处理的状况发生,可尽早跟孩子班导师或学校辅导室反应,向外寻求资源。
 
 
 
结语:在社会竞争激烈,生活步调变迁快速的今天,对个人知识、技能、人格弹性及适应能力均有不间断的冲击与挑战,「生涯规划」的工作及观念传播如今因应时势更显重要。「生涯规划」不仅以解决当事人一时之惶恐困扰为目的,更期待个人能适应不同生活阶段的目标及需求,持续性地促进自我成长,使本身之理想、生活、兴趣及工作相结合,以增进个人幸福,帮助社会生计。
 
 
文/王韦琇 1879俱乐部 (1879计划网站引用分享的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所有独家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)
 
 
 
 
 

报名1879计划,请点击我要报名

实时了解1879信息,请关注1879公众号